首页

女王美脚的视频

时间:2025-05-25 10:42:57 作者:互联中国公益行动|看云南小渔村如何“烤”出乡村振兴新滋味 浏览量:44267

  中新网太原4月24日电 (记者 胡健)记者24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获悉,为配合太原市委组织部赴上海同济大学开展“相约锦绣太原,共创美好未来”人才宣介活动,太原市文物局利用太原丰厚的红色文化和历史文物资源优势,在同济大学举办“名都自古并州”展及系列活动。

  活动设置四个板块,分为主体展示区、表演区、体验区和互动区。主体展示区由4大4小共8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及4件文物仿制品组成,4大展板从“名都自古并州”诗句的由来切入,加以对晋阳、并州、太原三个称谓来源的阐释,呈现太原的历史脉络和太原深厚的历史文化。4小展板以展板配文物仿制品的形式,分“览晋国历史、显晋阳风华”“赏国宝精粹、品晋阳文化”两个维度进一步深化主题。

晋祠博物馆向同济大学师生展示晋祠彩塑长卷。太原市文物局 提供

  表演区的舞蹈《宋塑华裳》由晋祠博物馆讲解员们自编自演,取材于晋祠圣母殿中完整保存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这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晋祠“三绝”之一。舞蹈以直观的形式,让师生沉浸式体验宋代宫廷生活、衣冠服饰的同时,感受到太原的历史博物馆开展宣教活动的多彩形式。

  体验区设计了VR实景、斗拱搭建、现场拓印3个体验项目。VR实景由北齐壁画博物馆提供的2套小型VR设备,利用数字漫游科技手段,全方位解读北朝历史、晋阳文化以及北齐壁画艺术特色;斗拱搭建让高校师生深入了解斗拱这一构件在古建筑中的作用与拼搭技巧,感受先人的智慧与匠心精神;现场拓印图案设计众多瓦当,让师生感受古典文化之美。

太原市文物局展示太原当地文创产品。太原市文物局 提供

  互动区的研学宣传、集章打卡,是此次赴上海宣传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政策、介绍太原市文物景点景区的重点区域。太原市文物局准备了“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研学邀请函”,师生凭借邀请函及相关证件,联系设立在太原市文物局的“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工作专班”,该专班将协助规划研学线路,提供研学点位免费门票,10人以上研学团体还可提供免费讲解。

  近年,太原市已接待保障省内外120余所高校约4万人次来并开展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研学,先后与20所高校开展全领域合作38项。并以黄河文化为纽带,打造“三个联盟”,邀请北京大学等25家合作高校成立学术委员会,搭建了文物保护、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高层次交流平台。

同济大学学生通过宣传册等方式了解太原历史文化。太原市文物局 提供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省校市校合作上海行,太原市文物局希望通过展示晋祠等地的人文特色,让学子们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感受太原2500年建城史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质深厚的人文环境。同时这也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希望未来可以在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深入广泛合作。(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四川眉山:2024东坡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赛

春天来临,鲜花成为悦己消费的主流。据抖音电商公布的数据,38好物节期间,鲜花绿植类目订单量年同比增长超150%,其中鲜花花艺年同比增长超230%,绿植年同比增长超110%。最受欢迎的鲜花品类前三名分别是玫瑰、栀子花和百合。

唐山大地震48周年祭:哀思有寄 数往知来

郑成功曾作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毛佩琦说,这里可以看出,郑成功本人对于收复台湾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就是“恢复了先人的基业”。

东北大学开展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陈斌华对此表示,你提到的台湾防务负责人睡不着觉,唯有民进党当局放弃“台独”分裂立场,停止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才能让包括军人在内的台湾各界同胞过上和平、安宁的好日子。

外媒:也门胡塞武装宣布袭击三艘船只 包括一艘油轮

“北京人艺到上海演出是有传承的。1988年,北京人艺到上海曾引起巨大轰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介绍道,此次上海驻演的剧目安排既有历史意义,又有未来展望。“《茶馆》《哗变》曾在1988年由上一代演员在上海演绎,这次是第二代演员的演出;《日出》将展现北京人艺的新生代力量;《杜甫》代表了北京人艺历史剧的创新样貌;《正红旗下》是北京人艺70周年后重新启幕的新京味儿戏。这5个剧目的选择,代表了当下我们这一代呈现经典的态度。”(完)

2024年广州-韩国经贸合作圆桌对话活动举行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春节期间频频与年轻人互动,意在展现其年轻化改革决心。他昨日(12日)发布了与国民党民代葛如钧、陈菁徽以及国民党青年团副团长黄腾宪一起玩电子游戏的视频,展现贴近潮流与年轻活力的一面。朱立伦表示,数字化、现代的生活,慢慢改变了我们过年的方式,但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欢笑、喜悦、祝福。龙年一整年一定“龙舞促咪!(闽南话谐音:都有趣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